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

濟南社青週報20100328

社 青報報

1.上週社青聚會內容: 家樂團契講座『親 密關係』之旅。
2.本週聚會內容:成人主日學『生命金線-擇偶的影響因素

3.本週台語堂名牌器材服事:玲君 下週:士閔

請 負責名牌的社青們,要記得星期天早上八點四十五分要到喔!

4. 活 動報告:
1) 目前家樂團契所舉辦的"親密之旅"講座已開始,這個課題相信對於大家都很重要,歡迎大家參加講座,主 亮哥也會在其中帶社青一起進行討論。

2) 4/4復活節獻詩,本週3/27(六)下午16:00 加練時間,請大家踴躍出席。4/3(六)16:00與聖歌隊做最後總彩排。感謝宏義隊長用心帶領,也感謝大家認真的練習!


3) 教 會「關懷小組」聚會有設一組為『社青組』,地點在福佐長老家,小組長為文修執事,時間為每 月第二、四周晚上7309 00, 請社青們踴躍參加喔!

5.代禱事項:

1)為耶頓詩班詩歌練唱順利代禱
2) 為菁敏、宏義以及腹中寶寶的平安健康代禱。
3)為雅淇、玉衡以及腹中寶寶的平安健康代禱。
4)為久久因為各種牽絆而無法出現在我們當中的契友平安而代禱。
5)為嘉宜ㄧ家人的平安代禱。
6. 文章分享
在職場展現恩典

有時我們聽到 人們討論不同宗教的優點,但基督教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「恩典」的觀念。恩典的定義是「無功而得的恩惠」或「無條件的接受」。恩典是無 法賺取的,也不是我們配得的。事實上,恩典是我們不配得的。

如上所描述,恩 典基本上不是職場上所熟悉的觀念。我們只談「賺錢過活」。許多專業人士,尤其是在銷售部門的人,是根據工作表現拿到薪水--他們為公 司做了多少生意,或者在他們的領導下,公司表現得有多好。你何時聽過一個員工即使表現不佳,不值得被續聘,卻仍然被留任?

當我回顧我擔 任記者的職業生涯,我記得許多次我都是恩典的受惠者。在那些我犯錯的情況中,若我是老板,我可能會把我炒魷魚。

例如,在我擔 任報社編輯的第一年,我對一次市政會議感到不耐煩,就站起來表達我的評論。那時我非常沒有經驗,不了解我們的工作是報導新 聞,而不是創造新聞。結果有人就向我的主管報怨我的行徑。我的主管很有恩典地選擇寬容我的過失,認為我是出於年輕人的 活力和天真,但他也警告我絕不要再犯這個錯。

幾年後,在另一 家報社,我負責第一次日報出刊時嚴重地失誤。在最後一刻,經理編輯來解救我。他沒有痛罵我一頓,甚至沒把我解僱。他只把我帶到一邊, 表示對我有信心,並提供一些對我將來工作有幫助的建議。

另一次是當我被 僱用成為CBMC的 同工,雖然我在某些方面缺乏專業,但一份對我的心理評估說我是「石堆中的鑽石」。而且我當時的老闆選擇看我的潛力,而不是 看我過去的成績。再一次,我成為「恩典」的受惠者。

在聖經中,我們 也發現許多恩典的例子:雅各欺騙哥哥以掃,奪得長子的名份;約瑟在兄長面前炫耀父親的寵愛;摩西殺了一個埃及監工;以色列王大衛犯了 姦淫,且謀殺他所誘姦女子的丈夫以遮掩自己的罪。然而上帝還是以特別的方式使用他們。

耶穌常常賜恩 典給祂自己的「工人」。在約翰福音1516節,祂 提醒那些低下階層的跟隨者:「不是你們揀選了我,是我揀選了你們,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」。後來西門彼得三次否認主, 耶穌也饒恕這個衝動的門徒並吩咐他:「你餵養我的羊」(約翰福音2117節)。就藉著這樸實無華的簡單話語,彼得又恢 復服事。

有時一個員工可能顯然不適任某個職位,或者有不當的行為,使 得解僱成為僱主的唯一選擇。然而有時當一個人不符合資格,但恩典可能帶來改變,使這個人成為團隊中一個有價值、有生產力的一份子。

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

濟南社青週報20100321

社 青報報

1.上週社青聚會內容: 成人主日學 『神 所祝福交往、認識真愛情』。
2.本週聚會內容: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家樂團契講座『親密關係』 之旅。

3.本週台語堂名牌器材服事:媛齡 下週:玲君

請 負責名牌的社青們,要記得星期天早上八點四十五分要到喔!

4. 活 動報告:
1) 目前家樂團契所舉辦的"親密之旅"講座已開始,這個課題相信對於大家都很重要,歡迎大家參加講座,主 亮哥也會在其中帶社青一起進行討論。

2) 3/21 耶杜頓台語堂獻詩;3/19(五)19:00在s201加練請大家樂情參與,"不能沒有你"喔! 4/4 復活節獻詩,4/3(六)16:00加練。歡迎大家盡量踴躍出席練習,將最好的音樂獻給上帝!


3) 教 會「關懷小組」聚會有設一組為『社青組』,地點在福佐長老家,小組長為文修執事,時間為每 月第二、四周晚上7309 00, 請社青們踴躍參加喔!

5.代禱事項:

1)為耶頓詩班詩歌練唱順利代禱
2) 為菁敏、宏義以及腹中寶寶的平安健康代禱。
3)為雅淇、玉衡以及腹中寶寶的平安健康代禱。
4)為久久因為各種牽絆而無法出現在我們當中的契友平安而代禱。
5)為嘉宜ㄧ家人的平安代禱。
6. 文章分享
善意舉動的安撫力
不久前我與妻子在一家我們喜愛的餐廳慶祝結婚週年紀念。當我們吃完主菜,服務生上了一道非常好的甜點。這是我們在 這餐廳碰到的一位舊識莉莉所送的。
因為過去我們與莉莉有一些不愉快,所 以我們非常驚訝自己受惠於她這麼意外的慷慨。就在那家餐廳,我們發現了莉莉的和善本性,這是我們以前都不曉得的個性。
在職場中,我們大多數人常面對緊張的關係和因許多事件所累積的憤怒感覺。有時關係緊張是創意衝突的正面結果,但更 多時候是來自不同個性、價值觀或目標之人所產生的競爭、羨慕、嫉妒或敵意。雖然這情況在每天的生活中很常見,但我們不應忽略這些狀 況。若沒有適當處理,可能造成傷害且降低生產力。若我們想維持有效率且長期的工作關係,必須學習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並解決 它。
回想到莉莉的善意舉動,讓我想到聖經舊約中的一節經文。箴言2114節教導我們:「暗 中送的禮物挽回怒氣;懷中搋的賄賂止息暴怒」。
這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但用禮物的形式來表示善意與慷慨可以平息怒氣。若你與某人的關係需要「安撫」,你可以考慮禮 物的力量。
這並不表示我們可以--或應該-- 總是用「買禮物」去解決人際關係的衝突。通常最好的行動是直接找那與你不和之人,並用客氣的態度及技巧的方式與他討論。如另一處經文 告訴我們:「寡少言語的,有知識;性情溫良的,有聰明」(箴言1727節)。還有一節經文加以說明這觀念:「火 缺了柴就必熄滅;無人傳舌,爭競便止息」(箴言2620節)。若我們可以適當地處理意見不合或衝突, 而不火上加油,我們就可能修復被破壞的關係。
然而,有一件大家都明白的事就是,行為勝於言語。除了口頭表示道歉或想要和解,一個善意的舉動可以證實我們的誠 意。而那善意的舉動可以像莉莉,送一個令人驚奇的小禮物,或者也可簡單地寫一張卡片或短信給那人,說明你想要解決那紛爭。
沒有這樣的舉動,衝突可能會無限期地持續。如箴言1819節提醒我們:「弟兄結怨,勸他和好,比 取堅固城還難;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」。若你與某人有任何尚未解決的歧見,現在是開始解決的好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