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

濟南社青周報20100822

社青報報:

1.上週社青聚會內容:8/13-15花蓮卓溪鄉醫療及社區服務福音隊 ,感謝上帝保守,順利完成事工。8/29將在聚會時間進行分享,還沒有參加過的朋友們,可以來聽聽我們這一次的感想與收穫。

2.本週聚會內容: 料理東西軍之男女大對決 寬義哥家。

相隔一年再次舉辦料理東西軍。你有高超的手藝別人未發覺? 還是你最擅長灑鹽巴? 清廚房或是熱愛洗碗? 這個活動將讓你有充分的參與感,一定要報名的!!!!

3.本週台語堂名牌器材服事:旭輝 下週:

請負責名牌的社青們,要記得星期天早上八點四十五分要到喔!

4. 活動報告:

1)8/22 社青 料理東西軍之男女大對決

集合時間:早上11

開飯時間:下午1

點:大陳哥家

比賽方式:男生女生各一隊,每隊準備五道菜(不含甜點水果飲料),如果有感動要多準備的也可以。(主日禮拜結束後有需要採買食材的人請自行安排時間前往,記得掌握開飯時間!)

可以參加的社青禮拜五前跟正一(男生隊)或韋中(女生隊)聯絡,或直接回覆信件!

2)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-七星中會-婚姻部舉辦「相遇在主愛裡」9/18在揚昇台北會館大學畢業以上,有固定職業者,25歲以上、弟兄45歲以下、姊妹40歲以下,有固定聚會之未婚基督徒且目前無固定交往對象。弟兄姊妹名額各限20名,額滿為止。詳情請見附件

3)教會「關懷小組」聚會有設一組為『社青組』,地點在福佐長老家,小組長為文修執事,時間為每月第二、四周晚上7309 00,請社青們踴躍參加。

5.代禱事項:


1)為福佑長老身體健康代禱,願神保守術後的治療一切平安順利。

2)為花蓮探訪的社區家庭不論工作、健康、信仰而代禱。

2)為契友感情、工作、服事等生活各項大小事情順利而代禱。

3)為耶頓詩班詩歌練唱順利代禱。

6.文章分享

薪傳傳心

翁瑞亨醫師

一百多年前,外國宣教士把福音帶到台灣,這一百多年來,神祝福台灣教會,信主的人越來越多,經濟愈富足,人才濟濟。現在正是廣傳福音,使萬民作主門徒的時候了!是更深經歷神的同在,更多領受神的祝福的時候了!

 記得三十三年前,民國六十六年,當時恆春基督教醫院缺乏醫師,我第一次前去幫忙。在那裏遇到幾位芬蘭宣教士,我才知道台灣有芬蘭人。他們在那裏做什麼?不是去度假曬太陽,也不是只來兩三個禮拜,而是頂著大太陽傳福音,或是為痲瘋病人洗腳、處理傷口,而且至少來個三、五年,有些宣教士服務了二、三十年,把他們的一生青春都埋在那裏。我看了很感動,很多工作都是台灣醫療人員不喜歡做的。我問自己:是什麼力量使他們願意放下芬蘭舒服的環境、優渥的待遇,來到這又熱又偏遠的小鎮?難道他們不會憂慮未來嗎?不為自己打算嗎?

 當年我信主才六、七年,但我看得出來,是他們對主的信心,使他們願意奉獻一生為主所用。我反問自己:我所信的神與他們所信的一樣嗎?如果是一樣的,我願意像他們一樣,順服主的呼召去傳福音嗎?

 然後過了三年,恆基又因為缺乏醫師,而面臨關門的窘境,我想:基督徒醫師怎麼可以讓基督教醫院關門呢?正如以斯帖遇到的呼召一樣:「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,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嗎?」焉知我們得了醫師的位份,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嗎?因此,我和內人毅然決然撇下台大醫院的工作,到恆基學習服事主。

 感謝主,很多基督徒醫務人員也回應主的呼召,到恆基或其他基督教醫院服事,因此台灣的基督教醫院沒有一家關門的。這是主奇妙的保守,也是很多基督徒的禱告和實際的擺上,讓台灣的基督教醫院很順利地由本地基督徒接棒,傳承過去宣教士留下的產業。

 時間過得很快,一晃三十年,我們看到神的確祝福了台灣的基督教醫院,每間基督教醫院都有很好的發展。也祝福許多基督徒醫務人員,多有專精的醫術,也有很好的地位。這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明證,然而我們如果願意更深經歷主的同在,就要更順服主的帶領: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!不只是自己的國家,自己的民族,而是萬民!如同西方宣教士所做的一樣。當我們真正去遵行主吩咐的大使命,才會真實體會到福音的精髓。

 如果我只在自己熟悉的地方,只服事自己所愛的百姓,而忽略了還有其他民族、其他地方的需要,那我就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!因此兩年前,我們回應主的呼召,來到泰國學習當宣教士。感謝主的恩典,讓我們屬靈的眼光和胸襟開闊了不少。到這裡以後才發現,泰國的基督教醫院與早期台灣的基督教醫院,面臨著同樣的問題:本國基督徒醫務人員起來接棒的困難。

 福音傳到泰國的時間比台灣更早,宣教士在此設有許多學校和醫院,宣教士回國後就交給當地的基督徒。學校的接棒沒有問題,而醫院卻有困難,往往找不到基督徒醫師,只好關門,尤其是偏遠地區。以前泰國有很多基督教醫院,目前只剩下八家。

 最近,其中一家醫院──小桂河醫院──的院長辭職,醫院又面臨關門的窘境。小桂河醫院在曼谷西部,靠近緬甸邊境。離曼谷車程六個小時,沿途風景優美,醫院位於著名的桂河大橋上游,有很多原始森林,居民多為格倫族與蒙族。五十年前宣教士為傳福音給族人,在此設立醫院與學校,因此信主的人很多。醫院在當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如果關門將造成當地社會極大的衝擊。

 小桂河醫院共有三十床,與三十年前的恆基類似,有基本的檢驗設備,和一間開刀房。世界衛生組織有補助當地結核病人的計畫,不少病人從緬甸來就醫,有些結核病或愛滋病的病人,也有瘧疾的病人,登革熱更不用說了。婦女來此生產的不少,有些難產,需要剖腹。

 有幾位西國醫師,每年固定會來幫忙,有的來一星期,有的來一個月,都是義務幫忙。看病可以用英語或中文,有人翻譯。各科醫師都需要,只要做自己會的就好。護理師、藥師等各類醫務人員也都需要。

 泰國基督教總會呼籲各國基督徒醫務人員前來協助,我們盼望台灣的基督徒醫務人員能秉持愛心,伸出援手,回應主的呼召,一齊來幫忙,好像過去協助台灣的基督教醫院免於關閉,今天協助泰國小桂河醫院,讓它繼續在中南半島的一角,照顧貧病,為主發光,進而幫助泰國基督徒醫務人員,靠主恩典站立得穩,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同胞,也希望在未來,他們可以幫助中南半島其他地區!

 摩西在詩篇九十篇十二節寫到:「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。」我們在世上的日子有限,求主賜給我們智慧,好好使用祂給我們的日子,來榮神益人。

 如果您有感動參與「搶救小桂河醫院」的行動,請與路加傳道會醫療傳愛同工廖素珍傳道(07-3414964ccmmagape@gmail.com)聯絡,個人或組團都歡迎。一年只花一星期,就可以領受神更豐盛的恩典,更深經歷神的同在,當然如果時間更長更好。如果您有感動要為此奉獻,請奉獻到路加傳道會的偏遠醫宣項目,並請註明為「搶救小桂河醫院」奉獻。

作者:現為駐泰國醫療宣教師

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

濟南社青週報 20100808


社青報報

1.上週社青聚會內容:台 灣宣教史 寬義哥主理
2.本週聚會內容: 花蓮醫療福音隊籌備會暨禱告會

(我 們將在台堂接受差派,請當天穿著契服,若還沒有契服者,請穿著黑色t-shirt)

3. 本週台語堂名牌器材服事:承翰 下週:

請 負責名牌的社青們,要記得星期天早上八點四十五分要到喔!

4. 活 動報告:
1)社青花蓮醫療福音隊即將出發,請大家務必這週前來參加行前說明以及禱告會,為我們在花蓮的 事工進行準備工作,以及說明當日出發事宜。
2)8/6()哥哥爸爸歡慶會,社青擔任招待及會中協助發放抽獎獎品。請參與協助的契友晚上7:40教會門口協助大家入場。(可提前來的 可協助家樂團契的長輩發送晚餐)
3)社青本週8/8擔 任台語堂司獻,感謝你們。楊貴珠() 莊宏義 陳玠薷 劉昭君 張嘉宜 張嘉玲(101教 室) 林書庸(101教室)
4)本週8/8耶杜頓詩班獻詩獻 上感恩請星期日早上8:00集 合做最後的練習。
5)8/11 ()開懷小組於福佐爸家舉行歡迎會,請大家邀請朋友一同來參加,參加者請攜帶一份食物與大 家一起分享,能參加的朋友請8/10向佐爸報名。
6)教會「關懷小組」聚會有設一組為『社青組』,地點在福佐長老家,小組長 為文修執事,時間為每月第二、四周晚上7309 00, 請社青們踴躍參加喔!

5.代禱事項:

1)為福佑長老身體健康代禱,願神保守術後的治療一切平安順利。
2)為暑期花蓮醫療福音隊的籌備代 禱。
2)為契友感情、工作、服 事等生活各項大小事情順利而代禱。
3)為耶頓詩班詩歌練唱順利代禱。
6.文章分享

虧欠﹐這個負數


作者 客旅貞吟

《愛之語》那本書裡提到五種表達愛的語言﹕ 肯定的言詞﹐精心的時刻﹐禮物的餽贈﹐服務的行動﹐和身體的接觸。

愛﹐是不是只有這五種表達方式呢﹖我不清楚。但﹐回 顧自己成長的家庭﹐和自己目前的家庭﹐我卻發現﹐愛的表達﹐正如其它語言一樣﹐都需要學習﹐知曉所要溝通的對方慣常使用的言語﹐並且 在收受之間 ﹐學會尊重與包容。

我想到我的父親﹐他應該是善用服務行動來表達對家人的關切。不上班的日子﹐一早起來﹐幫忙洗衣服﹐晾衣服。下午﹐常見他提著 工具箱在屋子裡走來走去﹐修理開關不順的門窗或是出問題的電器用品﹐給任何要運轉的馬達上機油﹐清除母親小烤箱裡的食物碎渣油漬﹐屈 身把家人的每一雙皮鞋刷的晶亮﹐拖著吸塵器把地板、窗帘弄乾淨﹐把書架上東倒西歪的書一一扶正﹐等等。

這麼顧家的好丈夫﹐母親 歡喜滿意嗎﹖沒有﹗她倒是常抱怨父親的壞脾氣﹐說他沒耐心﹐話不小心問過三次﹐回答的嗓音就大起來﹐吼的母親心裡要不舒坦好幾天。母 親膽怯自卑的個性﹐需要的是丈夫溫言軟語的呵護和肯定﹐這些﹐父親不會。

而另一方面﹐母親全心全意學烹飪﹐給家人烹煮健康營養的三餐。市場買回來的豬肉﹐她細心的切去肥油﹔雞肉的皮下脂肪也同樣處 理。甜品裡的糖減半﹐菜餚裡的鹽少放。上桌的菜﹐父親吃的皺眉頭﹐嫌肉乾澀如嚼柴﹐各式甜點無味。台南府城成長的他﹐喜歡菜裡帶有些 微甜味﹐ 這卻是被母親否定的一點。

結婚已過半世紀﹐他們還是不時會為這些吵來吵去﹐覺得對方不體諒自己。

輪 到自己踏入婚姻﹐情況也沒有好到那裡去。

我是長女﹐許多的家事作起來駕輕就熟﹐看到丈夫笨手笨腳﹐難免不耐煩。卻沒想過﹐身為 家裡最幼﹐很多事情有上面的兄長承擔﹐根本輪不到他作﹔婚後他願意學著幫忙﹐其實就是愛的表示。我卻將之比較父親當年所作 的﹐嘴上不言﹐心裡給他的分數總是不合格。

因此 ﹐他每餐飯後洗碗刷鍋﹐每晚臨睡前確保家裡門窗關鎖好﹐每週把庭園草坪修剪整齊﹐每月把車輛保養妥當﹐讓我開出去安全 無慮﹔每年讀那些繁瑣的稅務法規﹐及時把稅表填報送出﹔而不時﹐下水道不通﹐水管漏水﹐屋頂瓦片被風吹掀﹐冷氣不冷﹐暖氣不暖﹐動 手處理或是找工人來都是他的事﹔我一概視為理所當然。

而他﹐其實要求也不多﹐只渴求我能在口頭上美言幾句﹐肯定他的學習﹐嘉許 他的付出﹐安慰他的辛勞﹔我對此卻偏偏惜話如金﹐甚至覺得他像個長不大的孩子。

我當然也有委屈。我喜歡看書﹐也渴望有個人可以討論。我作內在探索時﹐需要人來傾聽﹐幫助我梳理那些經驗、感受。然而在工作 上看了近乎一天電腦的先生﹐回家來祇想閉目養神﹐根本不想再翻閱書報﹔而情緒的問題對於先生而言﹐更是像找不到出口的迷宮﹐迂迴的令 他頭昏腦脹。

我們說各自的話語﹐惱怒對方的不理解。我們為自己的付出﹐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與接納﹐覺得不滿與挫折。

直 到有一天﹐靈修時﹐讀到一句熟悉的經文﹕「凡事都不可虧欠人,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;因為愛人的,就完全了律法」(羅馬書 13﹕8)。我的眼睛被「常以為虧欠」那幾個字吸住﹐無法挪移。我初次領悟﹐保羅對愛的教導﹐與對愛的計算方式﹐與我一貫認為的好像 顛倒﹕不是估量自己的付出﹐計較對方的虧欠﹔而是記念對方的付出﹐數算自己的虧欠。

我的天平上﹐重與輕的度量對調了﹐加碼下沉的是先生的那一邊﹐該急起直追﹐好讓雙方平衡的﹐是我這一邊。努力學著他想要的愛 之語﹐也給對方時間與選擇去學我想要的愛之語。互動過程中雖還是有雞同鴨講的時候﹐但在感謝、尊重與接納的空間裡﹐憤慨與 氣餒慢慢消退。

學習過程中﹐我也逐漸看清﹐愛﹐乃是越付出﹐越積欠。我們能愛﹐因為神先愛我們﹔因此﹐每一次對人能有愛的舉動 ﹐其實是因著先領受了愛的動力。

虧欠﹐這個負數﹐成了愛的關係能加分的開始。